全屏 定西市街道地图 定西市乡镇地图 试试看!
456地图甘肃省地图定西地图[切换城市]-→ 搜狗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地图搜索、公交换乘、线路车站查询、自驾、电子地图、网上地图、手机地图、位置服务、中国地图和各地城市地图等多项服务。
定西地图 辖区: 【安定地图】 其他:【33卫星地图】 【查车架号】 【二手车查询】 【出险记录查询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定西地图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北与兰州、白银市相连,东与平凉、天水市毗邻,南与陇南市接壤,西与甘南州、临夏州交界。总面积19609平方千米,人口300万人。海拔高度在1640~3900米之间。年降水量350~500毫米,年平均温度7℃,无霜期100-160天。以渭河为界,大致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两种自然类型。前者包括安定区和通渭、陇西、临洮三县和渭源北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为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后者包括漳县、岷县两县和渭源南部,占全市总面积的40%,为南温带半湿润区,海拔高,气温低。

中文名称: 定西市
外文名称: Dingxi City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 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等
政府驻地: 安定区中华路街道31号
电话区号: 0932
邮政区码: 7430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中部
面积: 19609平方千米
人口: 300万(2010年)
气候条件: 中温带半干旱区
著名景点: 秦长城,贵清山森林公园,首阳山,灞陵桥公园,狼渡湿地草原
火车站: 定西站
车牌代码: 甘J
年平均气温: 7℃
年降水量: 300~500毫米

定西概要

  定西市位于中国甘肃省的中部,是甘肃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全市辖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漳县、岷县 1区6县,119个乡(镇),总人口296万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定西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是黄河上游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甸文化。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同时还是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距兰州市仅 98公里。陇海铁路和310、312、212、316国道穿境而过,特别是近年来,宝兰铁路复线的建成和兰定、兰临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定西“兰州门户”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定西的土壤气候极适合中药材、马铃薯生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的中药材有300多种,尤以岷归、党参驰名中外。所产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含量高。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花卉色泽艳丽,香气宜人,也极适宜生产各种食用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红柱石、大理石、花岗岩、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水能资源蕴藏量达87.84万千瓦。漳县的贵清山、遮阳山,渭源的莲峰山、首阳山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通渭温泉等,都极具开发价值。
  定西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这里的土壤气候极适合中药材、马铃薯生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的中药材有300多种,尤以岷归、党参驰名中外。所产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含量高。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花卉色泽艳丽,香气宜人,也极适宜生产各种食用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红柱石、大理石、花岗岩、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水能资源蕴藏量达87.84万千瓦。漳县的贵清山、遮阳山,渭源的莲峰山、首阳山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通渭温泉等,都极具开发价值。定西的发展历来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极大关注。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鹏、朱镕基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定西视察。1995年12月24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定西后欣然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

定西历史

定西市定西市一隅
今定西地属夏商时期(公元前2070—1046年),《尚书?禹贡》所分“雍州”之地,为西戎部族所居,有狄戎、戎襄戎羌等,其各分散居于便于游牧的溪谷地带自有君长,不相统属。西周晚期,西戎(羌)文化受到周人文化的影响(在陇西县城西郊西河滩遗址发现周文化遗存可以为证)。   春秋前期,秦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41年—前221年)同桓王九年亦即,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秦伐居于渭河中上游的邽、冀二戎、设邽、冀二县,今通渭县南、陇西县东为冀县辖地。 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开疆拓土,称霸西戎,秦国势力到达洮河流域,控制了西戎部族(《史记?秦本纪》) 战国时期,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泰国沿渭河继续向西开拓,“兵临渭首,灭狄、戎”(《后汉书?西羌传》)。渭河上游至洮河流域为秦国辖地。 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西戎之王”(《史记?秦本纪》)。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后汉书?西羌传》),其中有居于洮河流域的构陷罕戎——罕 候研。秦孝公七年(公元前355年)在秦国境内“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置41县,设县令管理百姓(《史记?秦本记》)。次年(公元前349年)“改诸邑为道”置。当时在羌戎居地所设的县均称为“道”,狄道(治今临洮)、豲道(在今陇西县东部及武山县)二县极有可能置于此时。秦孝公继承秦国“初租禾”的制度,注重农业生产,“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史记?秦本纪》)。“陇西”之名始见于史册。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至三十五年(公元前279年至前272年)始置陇西郡,郡治狄道(《水经注》、《后汉书?西羌传》)。狄道即今临洮县,今定西地区全境均辖于陇西郡。陇西郡因其郡治位于“陇水”、“陇坻”之西,故名“陇西”(《水经注》并引东汉应劭注)。陇西郡为今甘肃省最早的建署之一也是今定西地区设郡之始。
定西市定西市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50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秦朝的疆域“西至临洮羌中”(《史记秦始皇本纪》),临洮即今岷县,羌中即今甘南。临洮县为今岷县境内设县之始。秦始皇于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当时,今定西地区地域仍属陇西郡辖,郡治狄道。陇西郡辖狄道(治今临洮)、枹罕(治今昔对比天水)、下辨(治今成县)、西(治今西和、礼县境内)7县。秦亡汉兴,汉承秦制。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得陇西郡地。新设安故(治今临洮县南安下川)、氐道(今礼县西北)、首阳(治今渭源)、原道(辖今陇西东部与武山县)予道(今岷县西南)羌道(治宕昌及舟曲境内)、襄武(治今陇西)、大夏(治今广河)。 陇西郡辖县包括原秦置狄道、氐道、临洮、羌道西上邽及新置的大夏、安故、首阳、襄武予通共辖11县,设有“铁官”、“盐官”专事铁盐经营。于临洮县设南部都尉管理羌戎等少数民族。首阳县是今渭源县设县之始,襄武县是今陇西境内最早设的第二个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从陇西郡分划出东北部分置天水郡,郡治平襄(今通渭),辖有陇山以西的平襄、阿阳(治今静宁南)、街泉(治今庄浪东)、陇县(治今大陇山西)、清水(治今清水)、略阳道、戎邑道、绵诸道、罕秆、兰干、望桓(今天水)、冀县(治今甘谷)、原道(辖今陇西东及武山县)、勇士(辖今榆中、定西、治今榆中县青城乡),本捷共16县。设骑都尉于原道县密艾亭,并设属国都尉于勇士县满福(治今定西县巉口镇),管理归附汉朝的匈奴等少数民族事务。又设“秦亭”于陇山西面以联系“陇关”,便利邮置。平襄县为今通渭县境内设县之始,天水郡属国都尉治满福为今定西县有建置之始。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设13个刺史州部),每部州设刺史一员,巡行郡国,督察地方官吏和豪强。陇西、天水二郡隶属凉州刺史部辖。 王莽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托古改制,变更郡县名称,改陇西郡为厌戎,狄道为“操虏”、氐道为“亭道”、予道为“德道”、大夏为“顺夏”、襄武为“相桓”、西县为“西治”;改天水郡为“填(镇)戎”、平襄为“平相”、戎邑道为“填(镇)戎亭”、望桓为“望亭”、冀县为“冀治”、勇士为“纪德”、清水为“识睦”、兰干为“兰盾”。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成纪人隗嚣等起兵于天水郡成纪县,攻下郡治平襄,继而占领陇西、金城等郡,建立割据政权。

东汉三国时期(公元25—265年)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恢复王莽所改郡县之名。建置由原郡县二级改为移治州、郡县三级。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刘秀荡平隗嚣割据政权,陇西、天水二郡归汉。凉州刺史部驻陇西县(今张家川)、陇西、天水二郡乃属于凉州刺史部辖。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天水郡平襄移治冀县(今甘谷),并将原辖于陇西郡的上邽县划归天水郡辖。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从襄武县南部移置鄣县(今漳县)。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州刺史为州牧,将原郡县二级改为州、郡、县三级制。汉献帝建安中期(196—220)从汉阳郡移置南安郡。陇西郡治狄道辖十一县:狄道、安故、氐道、首阳、大夏、襄武、临洮、枹罕、白石、鄣、河关(在今临夏境积石山县)。襄武县有五鸡聚、临洮县境内有洮河流域索西城,建初二年(公元77年)筑,徙(南部都尉驻此),又有望曲谷(临洮西南部)龙桑城(在临洮东北)。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三月又因羌汉战争,将陇西郡治由狄道迁于襄武县。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4年)秋,陇西郡治复还狄道。襄武作为陇西郡治历14年。 南安郡,治原道县(今陇西东南),领3县:原道、新兴(今漳县、武山境内)、中陶(今陇西东南、漳县境内)。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汉阳郡辖13县,其中平襄(治今通渭)、勇士(辖今定西县北部)、原道(辖今陇西县东部及定西县东南部)、显亲(治今秦安县金城乡)、成纪(治今静宁县李店乡)四县地辖今定西地区北部地域。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改刺史为州牧,郡县更为州、郡县三级制,安增设南安郡(在陇西县境内)、辖豲道在今武山境内、中陶(在今陇西、漳县境内)3县。

定西市定西市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65年)曹魏分全国为13州,实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制。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由雍州(治长安)移置秦州。今定西地区地域辖于秦州,当时秦州辖陇西(治襄武)、南安(治豲道)、汉阳(即天水郡,治冀县)、广魏(治临渭、今秦安县东南)4郡。陇西郡治襄武县辖襄武、狄道、临洮、鄣县、首阳、安故、大夏、氐道、河关(治今各石山县)9县。南安郡治原道。辖原道、新兴、中陶3县。
汉阳郡(即天水郡)治冀县辖冀县、显栾(在今通渭东、秦安西,治今秦安县金城乡)、成纪(在今静宁县李店乡),西县、上邽、新阳6县。广魏郡,治临渭。辖平襄(今通渭)等5县。由于魏蜀相争,曹魏在陇西郡辖地屯兵驻军,与蜀汉进行拉锯战。

西晋时期(265—316年)

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以陇西、南安、天水、略阳(由三国时曹魏广魏郡改置)武都及凉州金城郡,梁州阴平郡合7郡置秦州治冀县。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秦州并入雍州治长安(今西安)。太康七年,复置秦州,移治上邽(今天水)。陇西郡(国)治襄武。辖襄武、首阳、临洮、狄道4县;南安郡治原道辖豲道,新兴、陶三县;平襄县辖于略阳郡(治临渭)。晋惠帝元康年间(公元290年—299年),新设狄道郡属秦州,治狄。辖原陇西郡的狄道、临洮、河关3县,新置洮阳、遂平、武街(治今临洮窑店)、始兴、第五、真仇6县。狄道郡共辖9县。此时陇西郡仅辖襄武、首阳二县。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17年—420年)今定西地区先后为前凉、后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等分裂割据政权所控制,由于当时战争频繁,建置更替,遂使领属亦很紊乱。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陇西太守当勋、南安太守杨韬归降匈奴族刘曜建立的前赵(都长安),前凉主张茂(都姑藏,今武威)遣将陈珍率羌、氐之众击败前赵刘矅,克复南安郡隶于河州(治枹罕)。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前凉主张骏尽有陇西郡地,派秦州刺史王翟镇守陇西,后陇西人李俨杀大姓彭姚,自立陇右。前凉主张玄靓(335—362年)遣牛霸讨伐李俨,陇西郡复归前凉,仍隶秦州。氐族符健建秦(351—394年)都长安。东晋太和二年(367年),前秦主符坚遣蒋登率兵5万,夺取陇西、南安二郡,以要衡为陇西太守,祖珍为南安太守。前秦置河州治枹罕,辖3郡:陇西郡治襄武,领3县;武始郡治狄道领1县、南安郡治原道,领3县。今定西地区地城为前秦所辖区。匈奴族石勒建后赵(319—350)都襄国(治今河北邢台),置秦州,陇西、南安二郡辖于秦州。今定西地区地城为后赵所辖。羌族姚苌建功立业后秦(公元384—417年),陇西、南安、武始3郡辖于雍州(治长安)。鲜卑族乞伏国仁建西秦(385年—431年),都苑川(在今榆中境内)。置秦州(在今榆中境内),大夏、武始(治今临洮)、安固(治今临洮南部)、陇西(治今陇西)、南安(治今陇西东)等郡辖区于秦州,郡县时有兴废。今定西地区地域辖于秦州。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

今定西地区为北魏、北固统治地域之一。北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废中陶、禄部二县(均在今漳县、武山境内),地归襄武县辖。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846年),分全国为38州。今定西地区地域为秦州、河州二州的辖的。陇西郡,治襄武。领襄武、首阳(治今渭源)2县。南安阳郡治桓道领桓道、新兴(辖今陇西、漳县、武山部分地域)2县,此二郡辖于渭州。武始郡,治勇田县,(在今临洮县北部)领勇田(太平真君八年即447年置)、狄道、阳素(在今临洮境内)3县。临洮郡(太平真君六年即445年置治今岷县)领赤水(在今岷县境内梅川一带)、石门(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即485年置;在今卓尼县石门乡)、龙城(太和十年即486年置,在今岷县西北古城一带)3县洪和郡(治今临潭)领水池(太平真君四年即447年置)、蕈州(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即474年置,北二县均在今卓尼与渭源交界的洮河流域)3县。此3郡辖于河州(治枹罕,今临夏)。北魏孝庄帝建明元年(530年)置渭州,州治襄武(今陇西),所辖3郡:陇西郡领襄武、首阳(今渭源)2县;南安阳郡治桓道,领桓道(在今陇西东南)、中陶(在今漳县、武山境内)2县,广宁郡(在今漳县境内)领彰县、新兴2县(均在今漳县、武山境内)。今通渭、定西二县之地为北魏秦州的北部。西魏时期(535年—557年),今定西地区为西魏的西南边疆,属3州4郡的辖地:河州治枹罕。辖区武始郡(治今临洮北),辖区相当今临洮定西一带。渭州辖陇西郡州郡并治襄武(今陇西),广宁郡(治今漳县境内)辖区相当于今陇西、通渭、漳县一带。西魏文帝大统十年(544年)置岷州并同和郡改原临洮县为溢乐县,州郡同治于溢乐县(今岷县),因境内有岷山,故名岷州。辖区相当规模于今岷县、宕昌一带。大统十五年(551年)改首阳为渭源县,境内曾设置渭源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罢。

北周时期(557—580年),在今定西地区的建置基本因袭西魏旧制。

河州辖武始郡,领狄道县。渭州辖2郡:陇西郡领襄武、渭源2县;南安郡领彰县及原桓道县地(今陇西县东部)。岷州辖5郡:同和郡领溢乐、水池2县; 川郡领基城县;洪和郡领当夷县;博陵领博夷、宁人2县;洮城郡领和政县。在今通渭县境内设交州,辖安阳郡,领安阳、乌水2县。

隋朝时期(581—907年)

定西市定西市
隋朝(581—618年),今定西地区为陇西、会宁、金城、临洮4郡辖地。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陇西、临洮、渭源3郡。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渭州、岷州,复置陇西、临洮2郡。陇西郡治襄武(今陇西),领襄武、陇西、鄣县、渭源、长川(治今秦安县北)5县,今通渭县地为陇西郡长川县辖地。今定西县为会宁郡辖地。狄道县(今临洮)辖于金城郡(今兰州),改西魏溢乐县复为临洮县(今岷县)辖于临洮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原南安郡,移武阳县属渭州,开皇八年(588年)改武阳县为陇西县。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改临洮郡置岷州,复溢乐县名并为州治。于岷州境内置和政、当夷2县。 唐朝时期(618年)得置渭州,治襄武,襄武领陇西、渭源、鄣县4县。今通渭、定西二县为渭州北部地域。唐玄宗于宝初年(742—751年)划兰州属狄道县,置临州,治狄道,并置安(长)乐县(在今临洮、康乐境内)。天宝元年(742年)改随置岷州为和政郡。肃宗乾元元后(758年)复置岷州,领溢乐(今岷县)、右川、和政(均在今岷县境内)3县。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吐蕃势力渐强,乘机侵入陇右。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代宗宝应元年至二年(762—763年)临州、渭州相继陷于吐蕃。在300多年的历史时期今定西地区为吐蕃占据,直至北宋中期“熙河之役”期间复归中央王朝统属。

宋、金时期(960—1234年)

北宋时期(960—1127年)实行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建置,县下辖有城、寨、堡。县、寨时有升降;寨、堡时有升降及罢废。宋仁宗皇右四年(1052年),因唐末渭州陷于吐蕃后将渭州移置于平凉(今平凉),遂以原渭州地置“古渭寨”(今陇西),属秦州(今天水)辖。 北宋时期,今定西地区地域北部为宋与西夏的交界地带,全境先辖于秦凤路,后属于熙河(兰会)路。宋神宗即位后,于熙宁元年(1068年)开始着手开拓熙(州)、河(州)的部署,命王韶至秦州沿渭开何西开拓,设市易司于古渭寨。由于军事的需要,自熙宁元年(1068年)至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在今定西地区境内修筑了许多城、寨、堡。熙宁四年(1071年),王韶于狄道筑“武胜城”,初名“武胜军”,后改为“镇洮军”。熙宁五年(1072年)以古渭寨为通远军,同年于镇洮军置熙州(今临洮),熙宁六年(1073年)收复岷州(今岷县),遂建置熙河路,辖熙、河、洮,岷、叠、宕等州及通远军(巩州)。秦凤路(治凤州;在今陕西凤县境内)所辖的会州治敷文县(今靖远),领1城1寨:
安西城,筑于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赐名(在今定西县北三十里铺关川河西岸);平西寨,筑于绍圣四年(1070),赐名(在今定西县鲁家沟)。秦州辖鸡川寨(在今通渭县鸡川镇),筑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76年)。
熙州,治狄道县(今临洮),领狄道1县及康乐1寨并9堡:熙宁五年(1072年)置渭源堡(在今渭源)、庆平堡(在今渭源县庆坪)、通谷堡、北关堡(在今临洮县城北20里)4堡、熙宁六年置南关堡(在今临洮县玉井乡)、当川堡(在今康乐县境内)、南川堡(在今临洮县南30公里)3堡、熙宁七年(1074年)置结合堡(在今临洮县辛店镇)、元丰七年(1084年)置临洮堡(在今临洮县巴下寺)。 又:宋哲宗元右六年至七年(1091—1092年)筑蟾牟山堡(在今定西县杏园乡牛家营村)与华川堡(在今通渭县马营镇),同时筑护耕七堡于定西城至通渭寨之间,属熙河路辖。巩州,治陇西县,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升通远军为巩州,领3县、1城、6寨、7堡:陇西县,哲宗右五年(1090年)置,为今陇西县得名之始,永宁县、宁远县(在今甘谷、武山县境内)。定相城,元丰四年(1081年)从西夏恢复后所置(在今定西县城区),赐名,为定西县得名之始。永宁寨,来远寨(后同升为县)、通渭寨,熙宁元年(1068年)置(在今通渭县什川乡八里湾李家坪,后升为县又降为寨)、熟羊寨(在今陇西县首阳镇),熙宁元年(1068年)置,通西寨(在今陇西县通安驿乡古城村),熙宁五年(1072年)置,三岔堡(在今陇西县北面25里)、熙宁四年(1071年)置,榆木岔堡(在今定西县团结乡好地掌)与熨斗平堡(在今定西县鲁家沟青石峡喜家岘均置于熙宁五年(1072年)),约于熙宁元年(1068年)置者达堡、七麻堡、本当堡垒、扑麻龙堡4堡(系吐蕃语音泽,均在今通渭县境内)。又:熙宁六年(1073年)置哑儿峡寨(在今陇西县东四址里铺渭河北岸山嘴),属通远军所辖。岷州,(治今岷县),熙宁六年(1073年)收复。领3县、5寨、3堡、1监:右川县(治今岷县境内)、大覃县(治今西和县境内)、长道县(治今礼县境内),临江寨、荔川寨、麻川寨(在今岷县梅川镇)、闾川寨(在今岷县闾井)、宕昌寨(在今宕昌县)。遮阳堡(在今漳县大草滩乡协店子)和谷藏堡(在今岷县境内县城西40里)。熙宁七年(1074年)置,铁城堡(在今岷县维新乡元山坪),熙宁十年(1077年)置,滔山铸钱监熙宁九年(1076年)置。此外,岷州还先后辖区有白石镇(在今西和县境内)、盐官镇(在今礼县境内)、故城镇、马务镇(在今武山县马坞乡)、良恭寨(在今宕昌县境内)。

金代(115年—1234年)。

定西市定西市
金于宋钦宗靖康二年亦即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年)来北宋建立金国,其建置多承宋旧制在今定西地区及兰州、会宁、临夏等地域设置临洮路,辖1府、6州、16县: 临洮府,治狄道县(今临洮),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改熙州为临洮府,置熙秦路总管府。领狄道、当川(在今广河县东)、康乐(今康乐县)3县。并辖康乐寨(后升为县)、庆平镇、景谷城,渭源、临洮、南川流不息、通谷4堡。巩州,治陇西县,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升军事为通远军节度使。领陇西、安西(在今定西县北三十里铺)、定西(定西县)、通西(在今陇西县通安乡古城村)、通渭(在今通渭县城区5县。并辖熟羊、来远、永宁、南川4寨及盐川镇(在今漳县盐井镇)。金宣宗贞右四年(1216年)升定西县为定西州、领定西通西、安西3县。洮州辖区铁城堡(在今岷县维新乡元山坪)。凤翔路秦州辖鸡川县(在今通渭县鸡川乡),金宣宗贞右四年(1216年)鸡川县辖于西宁州(在今会宁县翟所乡张城堡)。金哀宗正大六年(1229年)七月设巩昌府,治陇西县,十月以汪显为巩昌便宜总帅。这是“巩昌”得名之始。南宋(1127年—1279年)利州西路西和川辖佑川县(在今岷县境内),今岷县地及漳县新寺镇一带为南宋辖地或宋金边界,漳县新寺镇滴水崖有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所刻“佛”字摩崖石刻题记可证。

元代(1271—1368年)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元朝,建置为行省、路(府、州)县三级制。元初置巩昌路便宜都总师府,治陇西、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隆庆5府及秦、陇、定西、河、洮、岷等27州。至元八年划岷州归脱思麻路所辖。至元十三年(1276年)立巩昌路总管府。至元21年(1284年)划去部分州,辖有巩昌、平凉,临洮、庆阳4府和秦、陇、宁、定西等15州。今定西地区地域属陕西行省巩昌路、定西州、临洮府、及吐蕃等处宣慰司脱思麻路辖。巩昌路巩昌府治陇西县,领陇西、宁远(今武山县)、通渭、伏羌(今甘谷县)、鄣县(初治今漳县盐井镇,大德年间县城被洪水洪毁,移治漳河北岸,改鄣县为漳县)5县。定西州治定西县。至元三年(1265年)并定西、安西、通西三县入定西州。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地震诏改定西州为“安定州”。临洮府,治狄道县(今临洮县)。领狄道渭源2县,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渭源堡为县。吐蕃等处宣慰使脱思麻路治岷州(今岷县)辖岷州,领铁州(治今岷县维新乡元山坪)。至元七年(1270年)将原金代所置鸡川县并入秦安县辖于秦州(今天水)。

明代(1368—1644年)

定西市定西航拍
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今甘肃省地洪武九年(1376)废除行省制,分别设置承宣布布政使司(长官称为布政使),掌民政与财政预算;提刑按察使(长官称为提刑按察使)掌司法、监察;都指挥使(长官称为都指挥使)、初掌军事,后兼管理民政。三司实行行政、司法、军事分立制,各不统属、互不兼任。陕西等处承宣布布政使司驻西安府,所辖4府,巩昌府与临洮府统于陕西布政使司所属。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陇右道辖临洮、巩昌二府洮、岷、河、兰4卫。洪武年间置洮岷茶马司。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没洮岷道貌岸然辖队、文成漳4州县及洮、岷2卫、西固一所。昌府,洪武三年(1370年)置,治陇西县。统3州14县。领陇西、通渭、伏羌(今甘谷县)、宁远(今武山县)、漳县、安定(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今定西县)、会宁、西和、咸县。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巩昌卫、统于陕西都指挥使。秦州直隶州(治今天水市),领秦安、清水、礼县;阶州直隶州(治今武都县),领文县。徽州(治今徽县),领两当县。临洮府,治狄道县。统兰州、河州2州,领狄道、渭源2县。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临洮卫。统于陕西都指挥司。兰州直隶,治兰州,领金县(今榆中县)。河州(治今临夏)。岷州卫,驻岷州(今岷县)。洪武四年(1371年)置岷州千户所及铁城千户所。洪武十一年(1378年)设岷州卫,领西固城宁御千户所(在今舟曲)。统属于陕西都指挥司。洪武二十四年设岷州,隶巩昌府辖。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岷州军民指挥使为岷州卫,嘉靖四十年(1561年)革去岷州卫。

清代(1644年—1911年)

清初沿袭时代旧制,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布政使司分为左、右布政使司。以陕西右布政使司驻巩昌府(今陇西县),辖今甘肃全境。康熙六年(1667年)更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次年(1668年)改为甘肃布政使司,移驻兰州。康熙八年(1669年)甘肃正式建省。实行省、府、州、县四级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今定西地区地域辖于巩秦阶道、兰山道巩昌府、兰州府。巩昌府,治陇西县。领陇西、安定(今定西县)、会宁、通渭、宁远(今武册县)、伏羌(今甘谷县)、西和、漳县8县及岷州(今岷县),洮州厅(今临潭)1州一厅。道光九年(1829年)划漳县归陇西县辖,设陇西县丞管理。兰州府,治皋兰县(今兰州市)。领皋兰、金县(今榆中县)、靖远、渭源4县及河州(今临夏)、狄道(今临洮)2州。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

中华民国时期,甘肃行政区划主要为省县二级体制,间有三级制。民国元年(1912年)3月,北京北洋政府成立,甘肃省行政区划仍没清代省、府、县三级体制,“道”为省“布政使署”的派出机关。民国二年(1913年)1月8日,公布《划一现行各省行政官厅组织令》,统一了全国地方官制和行政建制设置。省“布政使署”改称“行政公署”,长官由“布政使”改称“民政长”,同时将麻、直隶州直隶厅一律裁废,推行省县二级制。仍保留“道”作为省的派出机关。省“民政长”改称“巡按使”,县长官称“县知事”。“道”长官由“观察使”改称“道尹”。民国五年(1916年)7月,甘肃省设置7个道,省长官称为“省长”。兰山道,驻皋兰县(今兰州),领狄道(今临洮)、洮河(治今临洮县北境民国2逐步形成4月改置狄道州沙泥分州为沙县,次年改为洮河县。)、渭源、定西(民国3年1月改安定县为定西县)、陇西、岷县(民国2年2月改岷州为岷县)、漳县(民国2年2月恢复漳县建置)等县。通渭县属渭川道(原陇南道、驻天水县)。民国16年(1927年)7月18日,甘肃省政府成立,驻兰州,改称“省长”为“省主席”,废除“道”,改为“行政区公署”,县行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民国17年(1928年)撤锁“行政公署”,实行省、县二级区划体制。民国18年(1929年)1月,狄道县改称临洮县,21年(1932年)6月10日,临洮县析出西部置洮西设政局,次年为康乐设政局。29年(1940年)改置康乐县。民国21年(1932年),甘肃省政府始置派出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25年(1936年)设第一专区驻岷县。民国32年(1943年)5月,置会川县(驻官堡,今渭源县会川)。民国33年(1944年)7月13日,从第一专区析临洮,定西等8县置第九专区驻临洮。民国38年(1949年)第一区(岷县专区)驻岷县,领岷县、陇西、漳县、临潭、夏河5县及卓尼设治局。第四区(天水专区)驻天水,通渭县为其属县。第九区(临洮专区)驻临洮,领临洮、河(治辛甸)、渭源、定西、会川(官堡)、榆中、康乐7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定西市定西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定西地区行政区划多次变化。甘肃省行政区划实行省、县二级制,在省、县之间设置专区,作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专区,县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之后恢复“地区专员公署”,仍为省政府派出机关构,地区代管县。2003年底撤地设市,实行“市管县”的体制。1949年—1956年.1949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甘肃省行政区域设置,成立会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9月22日,中共甘肃省委电示,原会宁分区更名定西分区,专署由会宁移驻定西。辖定西、榆中、会宁、靖远、静宁、西吉、海源7县,析出原辖的景泰县划入武威分区。岷县专区,驻岷县,辖岷县、渭源、会川、漳县、陇西、临潭6县及卓尼设治局。通渭漳县2县辖于天水专区;临洮、洮沙2县辖于临夏专区。1950年5月20日,撤销岷县专区,将岷县划武都专区;渭源,会川2县划归定西专区;陇西、漳县2县划归天水专区;撤锁临夏专区的洮沙县并入临洮县,由定西专区析出静宁、西吉、海源3县划归平凉专区。1951年4月定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甘肃省人民政府定西专员公署。1955年2月改称甘肃省定西专员公署。1956年1月,将原省直辖的皋兰县、张掖专区的永登、景泰2县及天水专区的陇西、通渭2县划归定西专区管辖。此时,定西专区辖12县:定西、会宁、通渭、陇西、渭源、会川、临洮、榆中、皋兰、永登、景泰、靖远。 1957年—1965年.1958年全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作了较大的调整:4月4日,撤销景泰县并入皋兰县;撤销会川县,并入渭源县;将原辖于武都专区的岷县划归天水专区;撤销原天水专区所辖漳县,并入武山县。
10月25,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白银市由定西专员公署代管。12月16日,从天水专区析出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2月10日,撤销皋兰县,分别并于兰州和白银市。撤销渭源县分别并入陇西、临洮2县。撤销宕昌县,分别并入武都、岷县2县。
1961年11月25日,设立临洮专区。12月15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恢复漳县、渭源建置。
1963年10月23日,撤销白银市、临洮专区;将原白银市属皋兰、靖远二县及原属临洮专区的临洮、渭源2县均划归定西专区。将岷县划归武都地区,漳县划划天水专区。
至1965年,定西专区辖9县:定西、会宁、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榆中、皋兰、靖远。
1966年—198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1月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各级人民委员会相继改称“革命委员会”,“专员公署”成立“地区革命委员会”。10月1日起,专区改称“地区”。定西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
1970年3月25日,榆中、皋兰2县由定西地区析出划归兰州市。
至1976年,定西地区辖7县:定西、临洮、陇西、通渭、渭源、靖远、会宁。
1977—2003年,1979年1月30日,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二次会议依据宪法规定,决定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一律改称人民政府,定西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定西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1月1日,甘肃省行政区划为省、州(市)县二级制或省、县二级制,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5年6月将原辖于定西地区的靖远、会宁二县划归新成立的白银市(8月1日正式成立),10月,析出原辖于天水地区的漳县及武都地区的岷县,划归定西地区。此时,定西地区辖7县: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
2003年4月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2003)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地级定西市的批复》,定西地区撤地区设市,辖一区六县:安定区(由原定五县改称)、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同年12月26日,召开定西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定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定西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至此,原定西地区行政公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定西地理

定西市定西市地理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辖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一区六县,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92.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3万人、乡村人口258.36万人。总耕地面积770.7万亩,农民人均2.9亩。全市海拔1640--3941米,年降水量300--400毫米,无霜期120天。

定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定西是黄河上游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和“甘肃四大文化”之一的李氏文化;有西起临洮绵延本市300 余公里的战国秦长城;有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独具风格的渭源灞陵桥、始建于北宋时期气势雄伟的陇西威远楼、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祭祖的“陇西堂”;有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天险腊子口和榜罗镇会议会址;有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渭源莲峰山、首阳山等省级、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甘肃乃至西部待开发的旅游胜地。定西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与发展条件。定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1小时经济圈的重点城市,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距兰州市仅98公里。我国东西交通命脉之一的陇海铁路、宝兰铁路复线,由华东、华北进入大西北的公路主干线312、310国道,由大西北进入大西南的公路主干线212、316国道都穿境而过。兰州到定西、兰州到临洮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平凉到定西、天水到定西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 212国道临洮到罐子沟的高速公路已完成前期工作。兰渝铁路途经我市岷县、渭源等县,即将动工建设。市内公路正在抓紧改造,提升等级,定西正在成为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定西生态改善,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市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全市90%的坡耕地变成了梯田,68%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退耕还林3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5%。定西自然资源丰富,已经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藏有50多种,其中黄金、地热水、红柱石、大理石、岩盐、花岗岩、石灰石、泥炭、硅石、汉白玉等,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通渭县的温泉日出水量6000吨以上, 地面水温达54℃,富含20多种微量元素,水质很好。水电资源也很丰富,黄河上游第一大支流洮河流经我市临洮、岷县200多公里, 水能蕴藏量达87.84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达30万千瓦。甘肃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洮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几年之后全市各县区的城市和工业用水是非常充足的。全市已有2个330KV、10个110KV 、53个35KV变电站,还有1个330KV变电站准备立项建设,兰州电网和天水电网不断地向定西延伸,定西电网的承载能力十分强大,电力供应非常充裕。定西的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30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达60万人,而且劳动用工成本比较低。2006年全市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6万人,创劳务收入13.5亿元。

定西市定西市地貌
定西特色鲜明,产业兴起,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定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主产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鲜薯销售基地及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连续五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接近500万吨,脱毒微型种薯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之首。定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以当归、党参、黄芪为主的地道中药材种植面积110万亩,总产量15.65万吨,其中当归产量分别占全国、全省总产量的70%和90%,党参产量分别占全国、全省总产量的40%和70%。畜草产业是定西的传统优势产业,现有天然草场945万亩,优质牧草留床面积188万亩,草产品加工能力20万吨,畜禽饲养量1000多万头(只),肉类总产量多年来位居甘肃省首位。花卉产业采用现代园艺设施种植技术,形成了集种球繁育、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发展格局,种植面积2.5万亩,年生产各类花卉3.2亿株。食用菌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新兴产业,生产大户1500户,产量4000吨。全市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及食用菌五大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为农民提供了74%的纯收入。定西潜力显现,后劲增强,形成了一定的工业体系和城镇规模。坚持走以农兴工、以工促农的路子,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铝冶炼及深加工、水电开发、建筑建材四大工业体系。千吨以上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企业31家,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能力达35万吨,中成药产量4000多吨。定西是西北最大的铝加工基地,在“一五”期间国家就在陇西县建成了西北铝加工厂,正在实施中铝集团西北铝加工基地及10万吨铝箔项目。建设了临洮海甸峡等9座水电站,洮河干流已形成了20万千瓦水电开发能力。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发展较快,年生产水泥40万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全市私营企业达1166户、个体工商户达2.81万户。定西市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复实施,各种详规正在抓紧制定之中。定西市区规划控制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35.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0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73万人,全市城镇化水平达25%。定西备受关注,发展提速,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党和国家对定西的发展极为关注,1983年国务院把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北部四县区列为“三西”建设重点县,1986年又把渭源县、漳县、岷县等南部三县列为困难县,进行重点扶持。九十年代以来,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鹏、朱镕基、回良玉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定西视察。江泽民同志视察定西后欣然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今年2月17日大年除夕,胡锦涛总书记第二次来定西视察工作,并同定西人民一起共迎新春佳节。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定西当作甘肃的一个窗口,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定西市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入手,狠抓扶贫攻坚,全市于1999年整体基本解决温饱,2003年撤地设市。“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以9.6%、18.2%、11.4%、10.8%的速度增长。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09%,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89%,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166个,财政支出项目资金10.64亿元,增长60.5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或接近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提质、加速的快车道。全市上下风正、气顺、劲足,盼发展、求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
定西市定西市
定西环境宽松,社会和谐,是各方仁人志士投资兴业的热土和创造财富的家园。经过多年的努力,定西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明显改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一轮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在投资、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有许多对西部的倾斜政策。今年甘肃做出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和打造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部署,在项目建设、资金技术引进、金融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定西的马铃薯、中药材、畜牧等被列为甘肃省突出支持的重点特色优势农产品,省上每年都列支专门资金大力进行扶持。围绕扩大开放、优化环境、集聚人气、提升形象,市上建成了“一站式”服务的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形成了办事快捷简便、服务优质高效的良好环境。市政府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携手合作,建立市级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中心,分别签订了10亿元的贷款合同,已分别到位3亿多元,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建设了安定、陇西、临洮、岷县等一批具有较强聚集力、辐射力的工业集中区,正在抓紧做定西市级工业集中区的各项前期工作,打造了聚集项目、资金和企业的洼地。同时,我们正在给省委、省政府汇报,争取将定西工业集中区建成东西互助合作产业扶贫试验示范区。市上先后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上海闵行、浙江金华、广东湛江、湖北武汉等发达市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成效不断提高。目前,定西人气聚集、商贸发达,一个开放、合作、共赢、和谐的投资发展环境已经形成。

今年,我们顺利召开了市第二次党代会和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特色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加快发展抓项目、优化结构抓工业、协调带动抓城镇、促进和谐抓民生、组织保证抓党建,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市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定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大口径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加5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80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8‰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指标以内。

定西市定西市
今后几年,我们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重点实施“十大超十亿元工程”:一是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建设专用薯生产基地40万亩,新建颗粒全粉、淀粉衍生物加工、马铃薯聚乳酸、薯条薯片生产线等,把定西真正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基地。二是实施中药材产业工程,依托定西的当归、黄芪、党参等地道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制药业,重点建设中药材饮片加工、中成药及中药材配方颗粒、二氧化碳萃取当归油及提取中成药有效成份生产线。三是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工程,重点实施兰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10万吨铝箔、扶正公司非PVC软袋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等项目。四是实施能源开发工程,建成海甸峡、峡城、清水、冰桥湾、龙王台、坎峰电站及洮河低水头电站,建设农村沼气22万户。五是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定西市区和六县城道路等基础设施。六是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和现代物流工程,重点改造县乡村道路6100公里,建设“一园三中心”(即定西市物流园区和陇西宇臻物流中心、临洮物流中心、岷县物流中心)。七是实施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彻底解决结构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八是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九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十是实施陇中文化名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工程,开发李氏文化、马家窑遗址和漳县贵清山、通渭温泉等旅游项目。以这十大工程为支撑,我市将实施重大建设项目108个。这些项目都是我们经过充分论证,征集、筛选和储备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90%的都达到项目可研程度,有的已经上报审批立项,有的正在做开工前期工作。对这些项目中的一部分,我们印制了详细的介绍材料,请大家帮我们积极宣传,推荐、介绍合作者。

定西在西北地区“座中四联”,处于交通、通讯等网络枢纽的特殊地位,定西又是西部最典型的贫困地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在定西投资兴业,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政治意义非常突出。我们热忱欢迎各位领导和企业家到定西参观考察,指导工作。让我们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共谋发展的原则,加强联系,加大合作,共同谱写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篇章!定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是一片古老、广袤、神奇的土地。全市辖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119个乡(镇),总人口296万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定西经济

定西市 - 农村经济
定西市定西市首阳山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辖安定区和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6个县,总人口294万人,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0万亩,海拔高度为1420米-3941米,年平均气温7℃。 市内以渭河为界,大致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两种自然类型,前者为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但日照充 足,温差较大,包括定西、通渭、陇西、临洮四县和渭源的北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后者为南温带半湿润区,海拔高,气温低,天然草场较大,草质优良,包括漳县、岷县两县和渭源县的南部,占全市总面积的40%。定西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 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 距兰州市仅98公里。兰州到定西的高速公路今年即可通车,兰州到临洮的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陇海铁路大动脉和310、212、316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比较优越。 定西市的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已发现的煤炭、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盐石、重晶石等都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定西是全国小杂粮的主产区,所产小杂粮品种繁多,莜表、苦荞、糜子、谷子等在市场上深受欢迎。洮河、渭河穿流而过,水能资源蕴藏 量达87.84万千瓦以上,尤其是在洮河流经的岷县、临洮建设中小型发电站前景十分广阔,区内电力十分充足。 定西的旅游资源 也比较丰富,漳县的贵清山、遮阳山,渭源的莲峰山、首阳山等地,在甘肃都是数一数二的旅游胜地。

历史上的定西曾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半农牧区,《资治通鉴》 中就有“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的记载,但由于各种原因,到近代时这里的发展落伍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 亲切关怀和支持下,我们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主线,以解决群众温 饱问题为首要目标,通过坚持不懈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全市城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市6县1区于1999 年实现了整体解决 温饱的目标,从而告别了绝对贫困的历史。可以说,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纪之交,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寻求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集中力量在产业开发上作文章,初步培育起了一些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马铃薯、中药材、畜牧、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去年,我区定西、陇西、临洮、岷县、渭源5 个县分别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审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和“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定西市定西市
定西市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耕地土层深厚,富含钾素,马铃薯生长与当地雨热同期,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的马铃薯品种个大、质优、色泽光洁,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国内外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马铃薯产区之一。去年,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80 多万亩,总产量达到400万吨,商品量达220万吨,总产值达13.69亿元, 建成千吨以上的马铃薯加工企业13户,年加工淀粉5.5亿公斤, 销往国内外的商品薯接近15亿公斤, 从而使定西市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目前,全区已形成了年生产脱毒种薯2000万株、微型原原种3000万粒的生产能力,脱毒种薯生产占居了国内 最领先的地位。在马铃薯产业的开发上,我们的目标是:经过3 -5年的努力,把定西建成全国最大的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最大 的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最大的马铃薯商品销售基地,使马铃薯淀粉及其系列产品的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其中精深加工达到20 万吨,实现产业产值25亿元,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扩建马铃薯 组培快繁中心,形成年生产脱毒种苗3000万株,微型脱毒薯5000 万粒的生产能力,当好国内马铃薯生产和加工的“领头羊”。

中药材种植在定西市具有悠久历史,岷县自古就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当归,世称“岷归”,驰名中外。据《汉代医简》 、 《居延汉简》 、 《名医别录》等文献记载,当归种植在汉 代以前就有,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中药配方中有“十药九 归”之说。目前,我区已查明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有313种,大田种植的达100多种。去年,全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大约为1100万亩,而定西的种植面积达110万亩,总产量达15万吨,产值达11亿元。现在,定西市有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中药材加工企业16户、 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30户,并建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陇西文峰、首阳,渭源会川及岷县城郊四大中药材市场,初步形成了种植、 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开发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的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超过20%,中药材已远销韩国、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市。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步伐,是我们实施“产业兴区”战略的重要 内容,我们力争到2005年,使全区中药材总产量达到20万吨,商 品量达到18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根据这个奋斗目标,我们确 定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的主攻方向是: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也就是从中药材的种植、有效成份的提取到中药的生产、应用的每个环节,都要逐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定西市的临洮县自古以来就以花卉品种多、异彩纷呈而闻名遐尔,素有“陇上花圃”之称。近年来,临洮花卉推陈出新,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多亩, 仅去年就销售鲜切花3360万枝,盆花63万盆,种球2350万头,主要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我们计划在今后5至10年内,使全区花卉种植面 积总体达到5万亩,每年向社会提供鲜切花3.53亿枝以上,花木种 苗2亿株以上,盆花600万盆以上,种球4亿头以上,产值达到14.5亿 元以上,并把临洮县建成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 由于定西市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食用菌生产在这里也具有很 大的优势,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已达到1000万袋左右,产量达3000多吨,形成了以甘肃明珠生物工程公司、 金泉菌业公司、金成食用菌开发中心为主的龙头企业9家, 白灵菇、茶树菇、

定西市定西市
双孢菇等一些珍稀菇销售到东南沿海一些大城市和 香港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经济效益十分高,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力争到2005年,使全市食用菌生产龙头企业达到30户, 生产能力达到2亿棒,各类食用菌年生产总量达到4万吨,实现产值达到 10亿元。定西市的牧草地分布广泛,秸桔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全市现有天然草场600 多万亩,改良草地近10万亩,人工草地70万亩,农民拥有家庭草地50多万亩,饲草非常丰富,经过这些的的发展,畜禽存栏总量已达到800多万只,肉类总产量处在甘肃省首位,深加工潜力很大。西部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定西又处于这广阔市场的枢纽地带。 在新的世纪里,定西人民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开放开发的方针,按照国家西陇海兰新线甘肃段的生产力布局要求,实施开放带动和产业兴区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努力走好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使定西这个西部重镇,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重现“丝绸之路”上的辉煌。我们真诚地希望各界朋友到定西投资发财,共谋发展。

定西市 - 现代工业

定西市定西党建
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工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中药材加工、系列淀粉加工、建材、机械、化工、食品、冶炼、小水电、轻纺及矿业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产品涉及31个行业、50多个大类、320多个品种,使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截止2007年10月,全市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19.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8.79亿元,同比增长32.27%;累计产销率达99.1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7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78亿元,同比增长36.53%;实现利税总额3.03亿元,同比增长165.8%,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0.5倍。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了整体盈利的良好运行态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实力明显壮大。洋芋、畜牧、药材、果菜四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并向集团化、规模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支柱产业发展已具雏形,龙头企业正在形成。一批马铃薯精淀粉、中药材、畜牧等加工企业,一个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已成为带动支柱产业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

三是企业改制取得进展,经营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改制面达到96.7%,经营和管理机制得到转变,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健全。

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经营活力不断增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发展后劲得到增强。有高原牌活塞环、贞芪扶正冲剂(胶囊)、金城牌水泥、飞天牌地毯、温泉牌味精等一批工业产品发展成为省名优产品或陇货精品。

目前工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工业结构层次偏低、行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区域的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三是产业间的关联度低、优势资源深加工的产业链短;四是工业装备水平落后,运行机制滞后;五是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产业的优化升级;六是科技、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七是工业发展的舆论氛围还没有形成;八是产业的同质化问题严重。产业发展上的同质化问题,增强了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和生产能力的大量闲置。 

定西市 - 基础设施
定西市定西市
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大力提高现有公路等级,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增加铁路与外部的通道;积极开发洮河水运;建成路网布局、运输结构合理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铁路,重点抓好宝兰二线的建设,积极做好兰渝铁路的前期工作。公路,要着重抓好兰州到馋口高速路,以及国道310、212线过境段的高等级改造,使国家东西、南北两条大通道,即GZ45线和GZ25线通过定西境内的路段全线高等级化。围绕这两条国道主干线的改造,要重点提高全区县与县之间的公路等级,重点建设定西到渭源、漳县至文峰公路,使南部各县能够迅速接通国道主干线。与此同时,要加快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的建设,重点建成岷县茶埠至马坞、虎龙口到砖塔寨、陇西苟家界至文峰、渭源路园到漳县三岔、定西界石铺至县城公路。力争到2010年,全区县县之间的公路能够达到二级路面标准,所有的乡村社实现通公路的目标。

定西市 - 资源产业


定西市定西市
定西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这里的土壤气候极适合中药材、马铃薯生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的中药材有300多种,尤以岷归、党参驰名中外。所产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含量高。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花卉色泽艳丽,香气宜人,也极适宜生产各种食用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红柱石、大理石、花岗岩、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水能资源蕴藏量达87.84万千瓦。漳县的贵清山、遮阳山,渭源的莲峰山、首阳山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通渭温泉等,都极具开发价值。定西的发展历来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极大关注。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鹏、朱镕基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定西视察。1995年12月24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定西后欣然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

定西市 - 经济发展

定西市定西市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定西历届领导班子紧密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科学的发展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把定西初步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生产及加工基地、西北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及现代制药基地、西北最大的鲜切花及种球生产基地、甘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甘肃重要的畜草产业基地,基本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稳定解决的目标。定西,一个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注的地方,一个中国西部历史巨变的时代缩影,一片充满活力与发展机遇的投资热土。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